早上看了一篇大姊可軒寄來的文章,真是感觸良深。

篇名是「學會寬恕」。這是要多大的勇氣與度量呀!

文中敘述一名婦人得了憂鬱症而求診精神科醫師,婦人陳述了她艱辛的過去。

原來,婦人面對的是一個暴力婚姻,不時得忍受喝醉酒的老公拳打腳踢。

而公婆的態度竟是偏坦自己的兒子,認為是媳婦做不好才惹得兒子生氣。

又因為老公常喝得酩酊大醉,工作不穩定,只得靠她出外工作貼補家用。

回到家後又要處理全家大大小小的事務,還有三個小孩需要扶養與照顧,

她身心俱疲,整天活在恐懼當中,也深怕此情境影響了小孩的人格發展。

她明明是受害者,卻背負了「不要惹先生生氣」的責任,還得不斷地受他們的指責。

然而,她說「這還不是最苦的」,婦人的教會姊妹們要她寬恕他們。她幾近崩潰。

醫師問她「妳覺得是關心妳的人多,還是傷害妳的人多?」她回答「關心我的人多」。

醫師告訴她「妳一直被先生、婆家的人傷害,因此一心尋求所謂的正義,偏偏又沒辦法證是妳是對的」,

「傷害妳的人少,但關心妳的人多,但妳老花時間去討好那些傷害妳的人,卻將愛妳的人棄之不顧」。

「妳得在心中將那些傷害妳的人降級,提昇那些關心妳的人的地位,該妳做的妳就做,不該妳做的放到爛也沒關係」。

「因為妳不斷的配合他們,他們也不會對妳有好的評價」。

一個月後婦人回診了,變得容光煥發,也有了笑容。

她說她開始參加一些活動,如教會、才藝班,該做的做,其他的一概不管,

只要先生一生氣,她也不理,要打人她就敢緊躲開,他沒機會打她,竟為跑去打婆婆。(我個人感言:真是現世報,哈哈!真是活該死好!)

連小孩子也感染了她的情緒,也變得開朗起來。

醫師說這就是寬恕呀!過去容忍挨打,是在幫助他繼續惡化,讓他沒有機會去學習如何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。

很多受苦的人都誤把「縱容」當成「寬恕」。 事實上,縱容是懦弱的表現,而寬恕卻是勇氣的實現。

一個人如果學不會愛自己、以及愛所有愛他的人,

那他就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去抗拒懦弱──他會將所有的資源拿去討好那些傷害他的人,對方將成為「壞人」,

而他自己就會成為「受害者」,到最後就是合演一齣悲劇,雙雙一起墮落。

絕大多數人一想到寬恕,就想到自我犧牲,但事實上,寬恕背後是有個強大力量的。

當你被那強大而良善的力量所包圍時,寬恕就會成為再自然不過的結果。

所以,如何才能愛你的敵人呢? 最快的方式就是先去愛所有愛你的人,同時不要對敵人進行任何評價,

也不要配合敵人、或讓敵人有任何繼續傷害妳的機會, 更不要浪費唇舌在辯論孰是孰非上。

倘若你能做到這點,力量就會開始累積, 當你成為強者的那一天,你將會發現:寬恕竟然是如此的容易。

 

 

這名婦人的情形與我類似,我也是個在婆家動輒得咎的人。一心一意的配合他們,卻到得不到他們的認同。

不斷地被傷害,卻又讓關心我的人傷心。我一而再、再而三的容忍他們,等於讓他們有機會繼續傷害我、折磨我,

甚至無力、無助到吃安眠藥自殺,真是傻呀!爸媽心疼我這個凡事不計較、大而化之、活潑開朗的女兒,竟然會得憂鬱症。

這篇文章給我很大的助力,學學這名婦人吧,她是我最好的借鏡,若我一旦真的回去幫老公的忙,我必須讓自己活得快樂。

不去理會公婆的嫌言嫌語,該做的就做,不該做的絕不插手,快樂自信的做我自己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kuan3c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